名  称: 4月24日-25日全区应对强对流天气工作情况 发布机构: 区应急管理局
文  号: 索 引 号: 737546075/2022-13848
公开日期: 2022年04月25日 公开方式: 有效

4月24日-25日全区应对强对流天气工作情况

一、气象情况

4月24日21时至4月25日7时,武昌区累计降雨量40.7毫米(气象湖北大学站),最大小时降雨量18.3毫米(3:00~4:00),属暴雨级别。受雷雨天气影响风力较强,阵风达5—8级。

二、全区受灾情况

截至4月25日12时,经统计,全区未发生因强对流天气导致的各类灾害。

三、应急应对情况

(一)区应急委办公室工作情况

区应急办、区安办、区减灾办印发《关于切实做好大风强降雨天气防范应对工作的通知》,市、区两级组织召开了近期强对流天气防范应对工作会,要求成员单位严格落实防范措施,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情况,加强短时突发性暴雨、雷电、大风等预警应对,区应急办及时在工作群滚动发布预警信息并提出应对要求,协调处置突发事件。

一是强化物资准备。联系对接中国安能集团、中铁十一局、中建八局等应急救援力量待命100人,准备大功率抽排水车、全地形排涝设备、子母式龙吸水、一体泵排水车等设施设备10台(套),筹措应急救灾帐篷、户外应急照明设备、防汛沙袋等应急救灾物资100余套。

二是强化值班值守。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带班、24小时值班制度,发生险情、灾情第一时间报告。区应急管理局主要领导24小时在岗值班调度,区应急办于24日晚上10点抽查白沙洲街道和杨园街道两个单位应急值班情况,值班领导和值班员均在岗在位。

三是强化救援备勤。24日晚20时,为了更有效应对大风强降雨天气,根据区政府主要领导指示,区应急管理局在宏基客运站停车场对应急救援力量(中国安能武汉救援基地)进行实兵拉动检验,中国安能武汉救援基地按照武昌区应急管理局要求,出动应急队员10人,子母式龙吸水2台,垂直式龙吸水1台,移动式抽排车2台,均按既定时间到达备勤点位。

(二)排渍疏涝情况

针对降雨预报,武昌区立即启动排渍联动应急机制和“一点一策”应急预案,各级责任领导一线指挥调度,区水务、交管、城管、街道等各联动单位提前对“一点一策”重点保障渍水点位进行部署,人员、设备、车辆提前到位值守巡查。各联动单位对全区主次干道,特别是易渍水点位、易渍水社区、低洼路段等重点区域加强巡查,及时清理井口垃圾或揭盖助排,确保排水畅通、泄水快捷。降雨期间,各联动部门和街道准备排渍力量1100余人,车辆设备160余台备勤;截至25日,出动值守巡查人员300余人次,车辆设备50余台次。市、区涵闸按调度开启,各泵站及时抽排,运行正常。全区重点保障易渍水点无渍水情况,无新增渍水点,主次干道和居民小区无渍水情况,交通正常。

(三)城市运行应急处置工作情况

区城管局利用道路运输车辆动态信息平台发送恶劣天气提醒短信3794条。备勤人员60人,高架车、货车等车辆20余辆,组建10个应急抢险小分队,随时应对全区主次干道和老旧小区倒伏树木、断枝等园林绿化应急抢险工作。成立7人应急小组加强对辖区主次干道门面招牌、景观亮化设施的安全巡查。环卫方面备勤人员90余人、巡查车辆14台、洗扫车辆30余台,提前做好渍水防范措施,做到“水退、路净”。对区属公园进行不间断安全巡查,重点加强洪山公园、楚望台公园山体和紫阳公园、内沙湖公园、四美塘公园湖泊水体安全隐患排查。

(四)在建工地情况

区建设局第一时间对全区在建工地发出预警信息。组织对工地活动板房、临时设施进行排查。严格落实强对流天气条件下,严禁开展室外登高、悬空和材料转运作业,暂停全区建筑起重机械和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使用、安拆、顶升等作业。加强基坑变形监测和现场巡视检查工作,做好深基坑工程周边地面硬化以及排水沟、集水井和防汛墙(坝)等排水工作。24日夜间,区建管站组织检查武昌热电厂宿舍、江城之门、融创望江府、倒口湖A6等项目,均严格按要求落实极端天气应对措施。

(五)交管工作及事故情况

24日接到天气预警后,区交通大队立即启动应对恶劣天气应急预案,全天共投入警力数270人次,警车数100台次,应急救援车辆5台,投入各类标志标牌30余块。

24日夜间,值班大队领导、各执勤中队主要领导在队值守,留足备勤警力,随时做好处置突发事件的准备。大队指挥室对辖区易渍水路段进行不间断的巡查,发现渍水路段第一时间调派警力到现场疏导,并通知相关单位到现场处理。

4月24日20时至25日8时,接到各类交通警情59起,其中事故报警33起,拥堵报警8起。强降雨期间,辖区未出现因渍水不能通行的路段,未出现大面积长时间拥堵。

(六)危房相关情况

区房管局组织开展房屋安全专项检查,检查危房6栋。积玉桥街东城壕155号1户2人提前转移安置到仙岛湖酒店,无人员受伤。


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