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答复如下:
昙华林作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悠久,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是武昌近代历史最为辉煌的集中体现。目前昙华林有5处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3处市级),23处优秀历史建筑。按照职责划分,我局负责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与利用工作,区房管局负责优秀历史建筑、老建筑的保护利用工作。近年来,我局不断推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与利用活化利用,推动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建设。
一是推动昙华林街头历史文化博物馆建设。2020年市政府将“历史风貌街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利用”作为市级绩效目标下达给武昌区,我局与房管局等相关单位作为办理成员单位。按照《关于历史风貌街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目标的考评计分办法》,武昌区以昙华林正街16处建筑为主体,打造昙华林街头历史文化博物馆。推动瑞典教区旧址、徐源泉别墅、夏斗寅公馆等3处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性修缮和周边环境整治工程;推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旧址环境整治,打造“三厅”历史陈列馆;利用武汉市第十四中学看台处的空间,设立昙华林近代教育博物馆,展现昙华林近代教育发展历史。深化昙华林街头历史文化博物馆导览系统,制作完成昙华林街头历史文化博物馆手绘地图,利用“一部手机游武昌”平台,打造“昙游记”专题,详细介绍建筑图文资料;在昙华林东入口和胭脂路路口树立2块导览图,并为16处建筑树立标志牌、二维码,通过扫码可以了解建筑背后的故事,全方位展现武昌古城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二是加强文物建筑的宣传。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武汉市历史文化风貌街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等规定,我局落实文物保护单位树立文物标示牌和文物简介牌,区房管局落实优秀历史建筑的标示牌,详细阐述建筑的历史价值和历史意义;我局组织编印《昙华林52处历史建筑名册》,介绍了有关建筑的名称、年代、地址、面积、现状等基本内容,更挖掘和探索了建筑的成因、建筑风格和历史价值;出版《武昌不可移动文物》、《武昌文物集锦》等文物工作资料,做好粮道街文化资源的推介工作,不断提升昙华林知名度和影响。
三是加强古城总体规划。在武昌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以武昌古城亮点区片建设为主线任务,按照武汉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打造“长江文明之心、历史之城”的总体目标,重点围绕提高武昌古城内涵品质、提升活力特色,扎实推进旧城改造更新,真正让老旧街区“变活”。“十四五”时期,始终坚持保护与利用并重,在彰显古城空间格局、塑造文化品牌、完善基础设施等方面持续发力,逐步推进武昌古城保护与全面复兴。组织开展《得胜桥片控规升级版城市设计》、《武昌古城特色街巷整治规划设计导则》、《武昌古城旅游配套设施专项规划》、《武昌古城文化品牌策略研究》等重点专项规划编制。加快推进得胜桥千年古轴、农讲所片、蛇山北坡片等9个重点地块的规划方案设计,加大昙华林启动片、戈甲营片等7个重点项目的规划实施力度,坚持遗址保护、活化利用,坚持修旧如旧,遵循建筑风貌时代性,确保文化遗产原真性,保护城市文脉肌理。
您提出的《关于昙华林优秀历史建筑精简标识的建议》我们认为非常好,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市区沟通,加强部门协调,切实做好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