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 称: | 武昌区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 发布机构: | 区发展和改革局 |
文 号: | 无 | 索 引 号: | 007482532-03-2019-2099558 |
公开日期: | 2019年06月26日 | 公开方式: | 有效 |
武昌区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8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一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 “红色引擎+五线推进”的工作思路,坚持保稳促调并举,突出创新引领,推进高质量发展,较好完成了2018年计划报告确定的目标任务,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2018年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指标名称 | 2018年预期目标 (增速) | 2018年完成情况(预计) | ||
绝对值 | 增速 | |||
地区生产总值(简称“GDP”) | 9% | 1200亿元 | 8% | |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 8% | 138.7亿元 | 8% |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 15% | 244亿元 | 20% | |
实施重大项目 | 179项 | 195项 | —— | |
重大项目年度计划投资 | 208亿元 | 214.6亿元 | —— | |
招商引资总额 | 800亿元 | 810.9亿元 | —— |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 | —— | 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 | |
单位GDP能耗下降率 | 3.9% | —— | 完成 | |
单位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率 | 4.6% | —— | 完成 | |
一、致力创新创智驱动,发展活力不断释放
加快推进创新载体建设,5.5创意产业园获评三星级“新两园”,“中科武大·智谷”核心项目斗转科技园正式开业运营,创谷核心区“小洪山科学城”完成东区、中区征收,黑马学院、中兴智慧研究院等项目落户V+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基地。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组织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专场对接活动36场,培育、引进院士经济项目8个。专利申请总量4656件,同比增长24.06%;专利授权总量2687件,同比增长29.74%。加快创智引智步伐,引进“两院”院士等各类高层次人才34名,建成院士工作站2个,吸引5.6万名大学生留汉。加快创新委实体运作,创新委成员单位达413个。深度运营“创新武昌”微信公众平台,线上平台总流量达102万人次。
二、推进服务业提质增效,产业转型步伐加快
金融业发展特色显现,引进省级以上金融机构18家,华中金融城·资本中心成功启动运营,全年新增上市挂牌企业5家,其中海外上市1家。出台文化产业创新政策,改组武昌文创公司,打造文化创新的市场化平台,湖北广电、知音动漫等传统文化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武商梦时代广场、融创中心等商业综合体实现开工建设,新零售企业盒马鲜生华中首店落户武昌。成立旅游发展联盟,推进全域旅游大发展,游客接待量、旅游总收入全市第一。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环球车享共享汽车等项目落地。积极服务新民营经济,组织区小微企业申报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打造武昌招商新亮点,全年签约引进亿元以上投资项目36个,其中30亿元以上项目9个,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6个,央企投资项目4个,民营500强企业投资项目2个。跟踪服务保利大厦、长城汇等重点楼宇,引进总部企业和高端产业,打造总部、亿元等特色楼宇7栋。
三、持续扩大有效投资,重大项目有序推进
狠抓重大项目建设,江城之门、融创中心K1等22个项目新开工建设,联投中心、中勘大厦等62项在建项目推进顺利。加快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开工,每月组织招商引资项目集中开工开业活动。市级重点工程轨道交通5号线、8号线二期、11号线东段二期及临江大道(二七大桥--张之洞路)道路工程、武昌文化生态长廊(武九综合管廊)征收工作进展良好。新建晒湖路、沙湖环路南段、宏茂巷等道路18条,建成停车泊位1.7万个。深入推进“四水共治”,新生路泵站二通道启动建设,筷子湖泵站、解放路排水主通道工程完工。完成各类房屋征收113.9万平方米,实现武船一分厂、积玉桥C片等土地供应24宗、1083亩。全年实施区级城建项目118个,完成投资65亿元。
四、营造生态和谐互动,城市环境整洁亮丽
深入开展“迎军运讲文明树新风”主题活动,举办“迎军运”文明礼仪宣传行动和社会公德培育行动36场。扎实推进军运会环境整治,完成房屋立面整治1011栋,完成洪山路、东湖路等道路路面整治提升 11条、12万平方米,对江城之门等148个建设工地的封闭打围、扬尘控管等进行了对标整治,惠明路、洪山路等整治工程成为全市整治工作标杆。拆除违法建设11.2万平方米、各类违章广告招牌1万余块,主次干道沿线大型楼顶广告全部拆除,完成屋顶绿化7.62万平方米、楼宇亮化99栋,打造林荫示范路4条,提升道路绿化9条,新增公共绿地14.5万平方米,清运、规整共享单车10万余辆。城市综合管理考评成绩全市第一。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水源保护区内经营性码头陆续搬迁,董家明渠、罗家港等清淤、截污工作有序推进。湖泊水环境进一步好转,紫阳湖、都司湖水质状况得到改善。实施“拥抱蓝天行动”,开展空气质量巡查,PM10、PM2.5平均浓度分别下降11%和4%,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70.4%。
五、创新社会治理水平,群众生活平安祥和
推进“红色引擎工程”,实现428个老旧小区红色物业服务全覆盖,依托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创建幸福社区12个,打造幸福驿站57个。全面完成第七届社区居委会换届工作。不断扩大“平安细胞工程”创建覆盖面,构建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紧盯群众反应强烈的治安问题开展专项整治战役,全区刑事警情同比下降26.5%。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掉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1个、恶势力犯罪团伙53个。加大食品药品抽检力度,抓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切实杜绝食品药品安全事故。挂牌督办整改全区道路交通、消防、食品药品、电梯四个重点领域的46处重大安全隐患。
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多举措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新建幸福食堂4个、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12个,引进专业化为老服务组织在社区开展养老服务,为高龄、困难老人购买家政、助医、精神慰藉等居家养老服务项目。丰富就业帮扶手段,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665万元,一次性创业补贴12.3万元,扶持创业人数近5000人, 新增就业2.2万人,社保扩面新增4.8万人次,发放低保金及专项救助资金6163万元。完成老旧小区二次供水改造60处、电梯加装32部。开工和基本建成保障性住房6892套,筹集公租房590套。专题研究、调度督导对口农村精准扶贫工作,强化驻村帮扶,帮助新洲区423户、1367人实现脱贫出列。
七、优化公共服务资源,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均衡优质教育资源配置,新增公益普惠性幼儿园3所,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园覆盖率达到83.76%,南湖一小、二小改扩建工程有序推进,实验中学启动整体改造,实验中学沙湖学校、积玉桥新教学楼投入使用,中高考成绩保持全市领先。公立医院药品实行零差价销售,全年减免药品费用555万元;省中医院、中南医院、市三医院、武昌医院分别与水果湖、首义路、中华路、杨园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医联体。拓展武昌“支付宝+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平台,新增儿童入园体检、产前基因检测、新生儿先心筛查等功能,实现群众健康需求“一键连通”。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为社区配送图书2万册,送电影400场;持续打造“首义品牌”群众系列文化活动,为社区送演出134场、展览11场。举办“2018年武昌全民阅读”系列活动,开展“与军运同行”大型系列全民健身活动赛事12次。
八、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营商环境逐步向优
全面深化“三办”改革,推动“三办”服务向“四办”延伸,行政许可事项和审批服务办理时间进一步压缩。为办事群众提供便利的“红色导办”服务,对孵化器、众创空间入驻企业开通 “绿色快办”服务,对重大项目实施一对一“全程代办”,全区新增市场主体18000余户,市场主体总量位居中心城区第一。完成区市政工程总公司、政通实业公司两家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公司制改造。研究制定《武昌区国有出资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试行)》,为企业负责人薪酬支付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做好信用信息常态化报送工作,信息报送量居全市第一。
主办单位:武汉市武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武汉市武昌区大数据中心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